作為電氣運行人員,相信開展“倒閘操作”已經成為“家常便飯”;蛟S有人會問:這樣的似乎“機械又傻瓜式”的標準化作業是否存在風險? 答案是肯定的。作為電氣運行人員最基本的工作之一,開展“倒閘操作”將面臨走錯間隔(觸電)、誤操作(觸電)、違反調度紀律等風險,不知你是否意識到? 要是有人告訴你,正確的“倒閘操作”也會觸電,作為電工你相信嗎? 正常的設備操作卻造成了人身傷害和設備損壞,到底出現了什么問題? 今天我們一起來探討一起真實的“輕傷”事故。 近日看到的一起典型的電氣事故案例和各位電工朋友分享:寧夏某公司在進行6kV工作電源進線開關由冷備轉熱備工作時發生一起觸電事故,造成兩名人員受傷,機組跳閘。 眾所周知,不論是正常檢修維護還是在日常的運行工作中,經常會開展“倒閘操作”,將電氣設備由一種運行狀態轉變為另一種運行狀態所進行的操作(電氣設備的運行狀態分為四種:運行、熱備用、冷備用、檢修)。 那么,這樣看似“機械又傻瓜式”的標準化操作為什么會出這種問題呢?這噬人的“電”又是從哪里跑出來的? 經過排查和分析,找到了事故的原因:“機組6kV配電室母線工作電源進線開關B相真空包泄漏,人員操作送電時,開關由冷備轉熱備過程中發生B相真空包擊穿,最終發展為三相弧光短路故障! “兩名作業人員操作6kV1A段工作電源進線開關從試驗位置至工作位置過程中,該開關上下觸頭均發生三相弧光短路造成兩人受傷,機組跳閘! 據悉,事件的后果十分嚴重:“一名作業人員XX手臂等處有約10%面積灼傷,另一名作業人員XX鎖骨骨折。 機組6kV配電室1A段母線工作電源進線開關燒損! 或許有人會問:開關上下觸頭為什么就發生三相弧光短路呢? 調查顯示:該開關自投運以來已多年未進行過耐壓試驗,檢修時未結合技術監督和行業標準要求開展有關檢修試驗項目。同時,耐壓試驗電壓偏低,對可能暴露的絕緣薄弱部位未能及時發現。 這樣的事件給我們什么啟示? 我們經常說“本質安全”才是保障電工生命健康的盾甲。對于電氣技術人員來說,嚴格按行業標準要求開展電氣設備預防性試驗工作,嚴格執行技術監督檢查提出問題的整改。這不但是作為電氣作業人員的技術技能要求,同時更是職業道德和職業操守的體現。我們高度的敬業和精湛的技藝,能保障設備健康水平,有時甚至能救命,各位同仁覺得呢? (備注:試驗周期、試驗項目按照最新電力行業標準DL∕T596-2021《電力設備預防性試驗規程》規定執行)。 電工學習網獨家原創稿件,未經授權禁止轉載,違者必究!
|
電工學習網 ( )
GMT+8, 2023-5-5 22:24